《皇帝·單于·士人:中古中國與周邊世界》






  主編    孫英剛 王安泰 小尾孝夫 副主編
出版:中西書局
版次:201410月第一版
ISBN978-7-5475-0712-4










 


致辭(代序)  …………………………………………………張伯偉
天子與皇帝  ……………………………………………………徐興無
揚州曹莊隋煬帝墓札記  ………………………………………張學鋒

上編

敬授民時之往復——漢唐敦煌的皇家《月令》與本土時令
              …………………………………………余欣  周金泰
從官印格式來看漢代內臣外臣概念——《西漢時期內外觀的變遷》補論    ………………………………………………阿部幸信
安岳三號墓(冬壽墓)的研究回顧 ………………………趙立新
皇帝的天下與單于的天下——十六國時期天下體系的構築
………………………………………王安泰
鐵弗新解 …………………………………………………… 
紙筆馴鐵騎——當草原征服者遇上書面語   ………………… 
釋《晉書·慕容儁載記》記石虎所得玉版文
——讀十六國北朝文史札記之一  ……………… 

中編

戰國秦漢間的字義演變與其意義 ……………………… 
永嘉之亂後的江淮士人與地域社會——以對廣陵的探討為中心
………………小尾孝夫撰  馬雲超  李航譯  童嶺校
魏末城民新考   …………………………………………………范兆飛
哀六朝”——晚清士大夫政教觀念的中古投影
……………………………………… 
李承乾與普光寺僧團  ………………………………………… 孫英剛
碑傳與史傳——上官婉兒的生平與形象 ………………………仇鹿鳴
唐代元和系宦官與穆、敬、文、武四朝皇位之更迭
……………………………… 

下編

劉淵、石勒興起中的血統與合法化問題
………………David B.Honey  鄭宏宇譯  陳侃理校
中世紀匈奴的正統觀 ………David B.Honey  劉清塵譯  童嶺校
大唐的舞馬 ……………Paul W. Kroll  葛奕 王治洋譯  童嶺校

附錄:
《中國社會科學報》紀要 ………………………顧濤  孫妙凝
《早期中國史研究》紀要……………………………………王安泰
工作坊議程
作者及校譯者所屬單位一覽表


編後記 ………………………………………………………… 



編後記


學術生命是個體生命的一部分,無數個第一次就在不經意間滑過。比如第一次發表論文;第一次出書;第一次主持;第一次主編……

201438日,南京大學高研院(IAS)、南京大學文學院等委託我作為召集人,主持了「皇帝·單于·士人:中古中國與周邊世界」國際青年學者工作坊。現在距該次工作坊的召開,已過了約半年。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是一本以工作坊論文為主體的論文集。

 「皇帝·單于·士人」—— 最初選定這幾個詞,有如下幾方面的考量。首先看「皇帝」二字,如果我們把鄭玄《駁五經異義》的觀點發揮成現代漢語,那麼可以將「皇帝」視為一個時間概念,「天子」則是一個空間概念。時間與空間的雙重定格中,規限了「正統」之所在。而且,目前國內的幾大高等學府中,唯有南京大學校園發掘過帝陵(蔣贊初《南京大學北園東晉墓》,《文物》1973年第4期。學界目前有晉元帝、晉成帝二說),所以我想,在發掘過帝陵的校區裡面召開以「皇帝」二字為題的工作坊,亦不算失妥。第一個詞或許代表了「正統中國」。

至於說「單于」,則可以聯繫早期及中古時代「中國」概念的變遷,特別是南北分裂的胡漢雙方,都曾經想以「中國」自居,而視對方為夷狄(北視南為島夷,南視被為索虜)。「世界」的範圍,不待到大唐帝國就已經在現實和觀念層面得到了擴大。我這幾年連續開設「五胡十六國及北朝文化史專題」選修課,每每會讓學生比較一下秦漢時代的「單于」與入塞五胡的「單于」,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此旨頗大,且影響很深。選擇第二個詞或許代表了「中國概念的推移」。

最後說「士人」,也可舉一個自己的例子。我京口老宅隔街有座大學山,西麓有魯肅的衣冠塚,前有清人「後漢東吳魯大夫墓」碑石一塊。在我三歲那年,外公牽著我在碑附近埋了家裡一隻老逝的黃貓。此後碑石橫斷,不知所蹤。等我到大學山上初中的第一年時,衣冠塚亦遷至北固山風景區,伴隨他的「老友」太史慈墓了。校園只留下「三國東吳魯肅墓遺址」一塊文保碑,碑前有一石頭八仙桌,每每課間,三五處於青春期的小夥伴們就圍坐在此「海吹」,吹的什麼早已忘卻,唯「士人」的最初記憶,對我來說就定格在東漢三國時代。二十多年後,當自己有機緣主持這樣的工作坊時,「少有壯節,好為奇計」(《三國志·魯肅傳》語)的「士人」形象自然重新蹦出來,我想它代表了一種中古精神的傳承與延續。
這樣,「皇帝」(正統中國)、「單于」(中國概念的推移)、「士人」(中古精神的傳承)三個詞彙聯繫起來,可謂從國家到天下到士人,略有一種家國天下的關懷在其中罷。


這次我添任工作坊論文集的主編,首先要鄭重感謝南京大學的諸位師長:周憲、從叢、張伯偉、徐興無、張學鋒、馬敬……沒有他們的提點,不會有工作坊的順利召開,更不會有此本小集的面世。師長們曾經問我第一次作主編,想編一本怎樣的論文集,我當即回答說:「編一本可的論文集。」什麼意思呢?當我們去書店,看到琳琅滿目的文史哲論文集時,引起我們購買衝動的,通俗的說,一為「新」(不能都是舊作或已刊之作);二為「好」(不能都是等而下之的次品)。

關於「好」字,身為主編不便王婆賣瓜。然而這次工作坊的論文集裡面收錄的,無疑多為全「新」的首發之作。雖然介於工作坊召開和論文集出版之間的這大半年中,已有四篇文章刊發過,但收錄論文集時,該四篇均為增訂版(比原發表雜誌增幅均在一千至二千五百字,某些觀點亦有修正),堪稱定本。所以在這一層意義上看,這次收錄論文集的,均為「新」作。特別還有好幾位友人(如陸胤兄),其投稿的核心雜誌已審核通過,但考慮到論文集可能會先出,所以他們都毅然推掉雜誌社,而將大作交給我這本「什麼都不算」的論文集。好友們的「赴義」之情,讓我想到了《世說新語·豪爽篇》的魏晉諸賢。

大致來說,為閱讀方便,工作坊上三位本校前輩老師的文章置首,第一、第二組論文收入上編,第三、第四組論文收入中編。另外,在這次論文集的下編,還收有David B.Honey(韓大偉)與Paul W. Kroll(柯睿)兩位美國漢學家的中古史譯作。在歐美,一般來說,主流漢學家會遵照西方學術傳統,嚴格定義某為史學、某為文學,稍一離題,則目之為「越界」,而這兩位教授則完全不同。

David B.Honey 教授此前一學期在南京大學客座,他是最早將《晉書·劉元海載記》翻譯成英文的十六國史專家,同時也專攻六朝經學史,在這兩方面我每次和他聊天都頗為受益。他原本是要參加工作坊的,後來偶傷膝蓋提前回美國。回國後,David B.Honey 教授把自己關於十六國史的著作和抽印本航空寄了一大包給我。承其好意,這次有兩篇大作的修訂稿讓我翻譯隨集出版。

Paul W. Kroll 教授在給我的英文信中,多次明確用漢字寫到「文史不分家」幾個大字。他得知我要辦這樣一個涉文涉史的工作坊後,也是極力贊成。承蒙Paul W. Kroll 教授美意,已將其大作 Essays in Medieval Chinese Literature andCultural History《中古中國的文學與文化》(Ashgate Variorum2009)授權我翻譯出版,這次論文集先將其中的《大唐的舞馬》譯出,作為論文集的「殿軍」壓陣。因為今年恰巧是馬年,或許可以取個好兆頭。


在工作坊召開後十來天後,我到北京開會,饒淑榮女士請我在美術館東街22號三聯書店二樓的雕刻時光喝咖啡。原本是談一篇稿件的事,咖啡快喝完時,饒女士忽然問我,研究中古文史與現實有何聯繫?——老杜詩雲:「行步欹危實怕春。」四季之間,其實我也最怕春天,感覺它不如冬、夏「痛快」,不如秋天「深沉」,每每到春天就容易生病,那天我在重感冒——給這麼一問,頭愈加痛,原本不算笨嘴拙舌的我,竟然一下子一句話也答不上來。後來一邊擦著汗,一邊隨饒女士走出雕刻時光,繞了個圈,直接上三聯書店的辦公室,一入口處有鄒韜奮先生的像,我眼前一亮,說道:「韜奮二字的出典,就是《晉書·載記》,跟中古時代的慕容鮮卑有關,算是貴社與中古文史的一個當下聯繫了。」

論文集快編好時,我在舊書店花百元不到淘到一本西文舊書 Daughter of theDesert(《沙漠的女兒》),是格特魯德貝爾(Gertrude Bell1868~1926)的傳記。這位《古墓麗影》的原型、英國的傳奇俊美女子,在摯愛去世後,放棄倫敦的貴族生活,讀了牛津大學考古學(研究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一輩子投身中東沙漠之中,並將三個不同信仰的原奧斯曼帝國的省締造成了一個新國家:伊拉克。我固不能說,我所認識的中國古代文史學者中會有如此人物,但至少可以認為,缺乏現實關懷的研究,一定不會在學術史上被保留、被定格。

徐複觀在 1978 年寫給女兒的一封家書中說:

中國文化的沒落,首先是講中國文化的人的沒落。

我讀到後很震撼,這其實是儒家傳統裡面一種非常偉大的「反求諸己」之精神。雖然對時下研究中國古代文史各個領域的學者作一總體判斷非我所能,但至少在我認識的研究中古文史的友朋之中,他們常常在對遠隔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人與事的研究文字裡,飽含了對中國文化深深的愛意之同時,也飽含了深深的當下關懷意識。這份「愛意」與「關懷」,諸位讀者或可從這本論文集中略窺一斑。

上海中西書局為論文集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責編李碧妍女士是周振鶴教授的高足,自己也是唐史專攻。她雖然看上去是嬌小的上海女生,但頗為快爽的性格,使我們的合作非常融洽。三位副主編孫英剛、王安泰、小尾孝夫,以及 EMCH 的創始人趙立新,中國中古史青年學者聯誼會的總聯絡人徐沖等諸兄對編務多有高助。此外,一直關注工作坊、論文集進程的還有:周奇、劉暢、王萬雋、傅揚、胡耀飛……諸位同好。南京大學文史二系的王治洋、鄭宏宇、葛奕、支雅卿、劉清塵、楊杜菲等同學承擔了前期繁重的會務工作以及後期的部分初譯、校勘工作。在此一併致謝。

這本論文集的封底,用了古勝隆一兄送我的京都大學人文研所藏北魏「傳祚無窮」瓦當複製品(紀念京大人文研創立五十周年,限量由京都名窯原比例燒成)。

因這本論文集的出版,適逢南京大學文學院的百年華誕,以及南京大學高研院(IAS)創立十周年。謹將此作為一份年輕學者的薄禮獻上,祝願母校以及中國古代文化都能「傳祚無窮」。

                                                                                       童 嶺

                                                                                       甲午年六月廿四日




0 意見 :

張貼留言